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何宝宏 

出品人:巫云峰 监制:胡雯 主笔:何佳佳 编辑:张仙

UI设计: 宋鹏 网页制作:盛维玮

【嘉宾介绍】何宝宏,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互联网与应用工作委员会主席。曾任互联网中心主任,互联网研究领域主席,数据中心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等职务。代表作《互联网的基因》,正在筹备新作《互联网的套路》。

何宝宏470乘以300

【核心要点】现在区块链创业的门槛极低,因为全球有很多区块链开源项目,直接下载代码就可以做项目。但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生态完善后,比如专利的门槛等会越来越高,十年以后你再想做区块链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你一做就会触犯到别人的专利。

创新都是对现有制度的再造,颠覆性创新的烈度更强,而监管首先需要满足现有制度的要求,所以本质上监管和创新是不相容的。区块链一开始要选择弱监管的场景,或者从不需要监管的领域切入,选货币这种强监管领域创业,可能属于自杀行为。

阿里专利数量不算多 不用担心巨头垄断市场

金融界:阿里巴巴称其拥有的区块链专利数量全球领先。有人对此提出,未来区块链巨头会诞生于现有巨头之中;也有人质疑,认为大部分区块链开源,专利并不能成为区块链企业的“护城河”,创业公司不会因为阿里拥有的专利多就没有机会进入;还有人表示担心,区块链的开源属性让专利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些观点谁对谁错?

何宝宏:从生态和历史的角度看,阿里的专利数量并不算多,即便目前是全球第一位,也才不过几十个。为何阿里的专利数量最多?是因为很多人和领域还没有开始发力呢!比如一部手机经常涉及有10万件专利,几十个专利在数量上只是个开始。未来区块链行业的专利数量会很大,阿里的专利数量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会非常小,完全不用担心巨头通过专利等垄断市场的情况出现。

现在进入区块链市场,或者做一个区块链公司的门槛极低。因为全球有很多区块链开源项目,直接下载代码就可以做项目,所以一夜之间会冒出无数个区块链公司。但靠抄开源代码无法实现可靠、安全和优质的性能,在真正的商业应用领域,专利才是真正的“护城河”之一。行业做大以后一定要注意专利问题。

现在专利问题不被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还没有养大,打专利官司赚不到钱;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不成熟,确实没有太多专利,大家还在埋头研发根本顾不上其他事情。

专利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用于防守,一种是用于进攻。未来专利多的企业会报团,抬高后来者的门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专利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十年以后你再想做区块链的创业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你一做就会触犯到别人的N多专利。

对于专利的保护问题,实际上开源并不意味着免费、没有专利,开源和专利是两回事。开源社区是非盈利性质的,它本身没有什么专利方面的法律责任,只是把源代码给你看和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源社区的专利可以免费使用,商业应用可能就要收专利费。产业养大以后,专利进入开源社区才有更大威力,如果你的专利没有进入开源代码里面,你要专利的价值就小多了。

监管和创新本不相容 想用区块链颠覆货币纯属自杀行为

金融界:您在《互联网的基因》一书中指出,“创新都是对现有制度的破坏,颠覆性创新的烈度更强,而监管首先要满足现有制度的要求。” 所以本质上监管和创新就是不相容的吗?

何宝宏:是的。区块链一开始要选择弱监管场景,或者从不需要监管的领域切入,选货币等这种强监管领域创业,要么是违法的,要么纯属自杀行为。

金融界:业界有一种说法,说区块链是一种革命性技术,会颠覆互联网,您认同吗?

何宝宏:区块链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一样,都是很重要的技术突破,但它并不会颠覆互联网,它充其量是互联网的一个大补丁,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这个“大”字上。这里要强调一下,区块链不能“包治百病”,它就是一种数据库技术,只能解决某些问题。

很多区块链项目都是伪需求,比如在一些物品的溯源领域。新闻刚爆出来某电商出售的茅台酒是假的,平台一口咬定是送货过程中货物被调包。他们即使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但根本解决不了溯源问题,因为这个过程中问题太多了,你只能用区块链防止一小段的篡改问题,但上链之前不可控,下链之后也不可控。低价值物品造假收益低,没必要溯源;高价值物品需要溯源,但上链造假的收益相对成本又高很多。

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大数据的隐私问题,可能也是伪需求。安全、隐私和便利是一个典型的“三角困境”,三者不可兼得。“棱镜门”爆发时,奥巴马就说,“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和100%便利。”

20年前,就可以通过“性别+邮编+出生年月日”识别出87%的人。大数据时代,通过分析用户4个曾经到过的位置点,就可以识别出95%的用户。区块链上的账本虽然匿名,但账户数据是公开的。这就像你捂着脸跟大伙儿一起跑步,你以为大家认不出你,但当数据足够多的时候,完全可以判断你是谁。

大数据不应该成为市场垄断者的隐私盛宴,但这不是区块链能解决的问题。隐私保护需要做的,是将大数据的监管中心,从收集环节转移到使用环节,而不是相反。区块链的泡沫还在不断吹大的过程中,未来很多伪区块链和伪需求项目都会死掉。

技术一定要踩准节奏 刚开始要选阻力小的领域

金融界:那么您看好哪些区块链应用领域?企业究竟又该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需要采用区块链技术呢?

何宝宏:技术一定要踩准节奏,刚开始一定要选择难度最低的场景。比如现在区块链性能比较差,你就找一个不需要监管、性能差也没关系的场景。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成功的技术都有明确的边缘(新兴)市场需求,从主流市场、最赚钱的市场,或存量市场开始的技术很容易失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太看好那些打算变革核心金融业务的项目的原因。

具体来看,区块链和云计算的发展历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从中小企业、边缘厂家、非核心业务开始做一些实践,或者找到一些新的场景来应用区块链,比如供应链金融、游戏、UGC的内容生产领域等。

“边缘”是从技术角度来判断的,主要看引入新技术的时候,它的阻力有多大。供应链金融的阻力就在于保理公司(保理是指从他人手中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债权并通过收回债权而获利的经济活动)。周围的公司,例如大厂家、大供应商、银行都比保理公司大,所以区块链切入进去抢保理蛋糕的阻力就很小,但你要改银行系统阻力就会很大。

2018年1月,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发布了《谈谈区块链》的报告,清晰地提出了如何判断是否应该使用区块链的评判流程:

首先,需要数据库吗?如果回答是NO,请退出。其次,需要多方写入吗?如果回答是NO,请退出。再次,写入方值得信任吗?如果回答是YES,并且多方利益一致,请退出;如果回答是YES,但多方利益不一致,可以考虑。写入方彼此不信任,或者虽然彼此信任但利益不一致,但大家愿意信任独立第三方吗?如果回答是YES,请退出。

最后,参与写入的多方需要系统的控制权吗?如果需要,那么要在多大范围内形成共识呢?如果是在机构内,选私有链 (旁边的队友不可信) ;如果是在机构间,选联盟链 (友商的组织不可信)。如果不需要,那么交易可以公开吗?如果可以公开,选择公有链(谁都不可信,只相信数学);如果不能公开,根据可公开的范围,选择私有链或联盟链。

“两三年内成功”纯属“预测套路” 行业起步期要做好引导工作

金融界:乐观人士认为,未来两三年区块链就能迎来大规模应用,您认同吗?

何宝宏:历史经验表明,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两三年就成熟。通过实验室的测试仅仅是第一步,要想大规模应用,必须先解决性能、扩展性以及与周围生态连接的问题。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第一笔转账,就像是利用5G技术打通第一个电话一般,单个实验容易,但距离解决实际问题依然很远。不仅有效率问题,还有很多其他问题跟不上。举例来说,虽然可以利用区块链来进行转账,但区块链本身是一个数据库,它如何与其他应用配套?还需要实践。如何对接现有帐户体系?区块链不可能单独存在这个世界上,它必须要和外部建立关系。

新闻上会看到“某某大型机构宣称实验成功,未来两三年要大规模推广区块链应用落地”的报道,我个人不太相信这种承诺,这纯粹就是“预测的套路”。企业需要做宣传,他不说两三年内成功,投资人怎么有信心给它投钱?客户怎么有信心使用新产品?不管什么技术,所有的预测都会说两三年内实现,说五年大家就都不干了,这都是套路。

我只能说,区块链至少还需要三年才能逐步成熟。理解技术有一个过程,试验技术也有一个过程,任何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都需要一个完成大众教育的过程,前三年完成了技术圈的教育过程,后三年还要完成大众教育。

2018年,区块链真正从小圈子发展到了全民关注,这将为技术下一步使用建立基础,也许2021年前后我们可以看到曙光,也可能2021年会遇到新困难。一般都是这样的规律,做到五年左右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真正看清楚它的应用领域,以及真正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当然,我看好区块链的长期发展趋势,我们的可信区块链标准属于公共服务,肯定要到市场比较大的时候才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建立可信区块链标准的意义在于,从一开始就要正确引导行业发展,大家要使用统一的游戏规则,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有些小团体本身技术做得不好,非要说自己做得很好,你拿他还没办法,这很烦人。

金融界:现在做标准的机构很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也在做、学校有老师也在做,请问您的可信区块链标准跟他们的有什么区别呢?

何宝宏:我们的标准自下而上,面向市场需求,直接解决市场问题,可以说思路不一样。另外,我们做的是基准性的测试标准,属于底层共性部分。比如一般采购的时候,可能要测一百项,我们只负责六七十项公共部分,所以跟其他第三方标准测试业务不矛盾,是一个互补的关系。